附上丑字学霸的作文考试战果,大家随意感受一下:
曹操不称帝非怂也 从斗地主看政治精英如何博弈
曹操不敢称帝,我认为这个敢字用错了。曹操想不想做皇帝?当然想。建安二十四年,也就是公元219,曹操已是65岁的老头。年纪大了,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,死之前当一把皇帝也算是不枉自己叱咤乱战之年。
我们打斗地主,谁不想抢下最后的三张底牌,当上地主,一统牌局。曹操之所以不称帝,并不是不敢,而是从多方面衡量,在魏蜀吴三国实力关系上的一种施计。从斗地主的角度去看,其主要原因有三:
首先,孙权是那个劝曹操抢地主的人。就像这种情况,自己连赢了很多局的,抓完牌之后,别人说你赢了这么多局应该抢地主才行,其实是手里抓着好牌劝你抢地主,让你上当,真正想赢的是他。孙权劝曹操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,孙权唯有支持曹操称帝才能获得曹操的信任,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,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,至少他这么认为。在斗地主中,赢再多也不要因为赢而滋长了自信,看清牌型再做决定。所以,曹操并没有上当。
其次,从曹操当前的形式来看,内部不够坚固,此时称帝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利一个舆论上的借口,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动。就好比抓了一副牌后,发现,虽然有大小王和四个2,但是手上碎牌很多,很有可能在后期难以出牌,炸弹也变成死炸,我们俗称“赌神流泪牌”。纵观曹操的一生,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多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、魏王之后,因此,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,对于安抚拥汉派,巩固内部至关重要,这样曹操这颗王炸才能发挥作用。
再次,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,只要掌握了实权,虚名并不重要,“施于有政,是亦为政”一语,是他内心想法的真是写照。打牌为的什么?难道是抢地主吗?也许有人这么认为,但赢不是更重要吗?至少斗地主教会了我们,赢,不一定要当地主。放在三国,有了实权,有了赢的资本,谁还在乎是否称帝?
从斗地主的玩法来看,在三人混战的时候,地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。在时机不当的情况下,若是因利而搏,希望有多大失望就会多大,适时调整战略才能应付各种牌局。总之,曹操不当皇帝亦是如此,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,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。如果魏蜀吴三国的政客都学会了玩斗地主,从中学会各种玩牌的道理,也许三十六计就要改名为斗地主三十六计了。
上一页12345下一页
精彩评论